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創新人才是中華民族贏得國際競爭的核心要素。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 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2022 年 4 月 29 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國家“十四五”期間人才發展規劃》時強調,“要堅持重點布局、梯次推進,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要堅持高標準,努力打造創新人才高地示范區。一些高層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要采取有力措施,著力建設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臺,加快形成戰略支點和雁陣格局?!?/p>
然而,隨著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國創新人才遠不能滿足發展需要,復合型高層次人才占比較低的問題依舊存在,特別是科技領軍人才匱乏。其次,我國不同區域、城市經濟發展不平衡以及高校建設水平的不平衡進一步導致人才分布不均。創新人才指數可以反映人才數量和質量變化,是評價創新人才發展水平和程度的重要指標。合理編制中國創新人才指數,構建多維度、科學合理的指標體系,有助于客觀把握我國各城市、各高校創新人才的培育現狀及演變趨勢,進而為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提供決策參考。
目前,國際上被廣泛認可的人才評價指數包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指數(GIHI)、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GTCI)、全球人才指數(GTI)、世界人才排行(WTR)、全球人力資本指數(HCI)、OECD 人才吸引力指數等。在國內,相關代表性成果包括:《中國區域國際人才競爭力報告》《中國區域人才競爭力研究報告》《中國人才指數》《人才強國戰略指標體系研究》《深圳市人才發展環境指數研究》《粵港澳大灣區人才發展報告》等。以上研究為中國創新人才指數的編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